半个多世纪前,参与血吸虫病防治的袁鸿昌教授说过一句话,“流行病的防治,既要有高效动员的人民战争,又要有科研医护工作者的躬身牺牲。”和其他任何灾难相比,公共卫生危机对社会每一个人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而处在生命历程中重要发展期的青少年所受到的冲击和对于整个人生的影响,更是非同小可。何况,此次疫情发生在人类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关键时期,发生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殊时代,发生在中国进入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节点,发生在信息化以超强影响力左右人类生活的大背景下,民众参与从来未有的广泛、深入,社会舆论从来未有的多元、复杂,各种信息的大爆炸、快传播,极大的丰富了疫情本身包含的问题含量。孩子不仅和父母相处的时间长了、多了,而且介入社会各个层面、各种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也加深了,都是生命中从来没有过的。如何帮助和引导孩子将灾害变成一种特别的经历,把经历历练成为一种成长,不仅是每个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需要应对的问题,也是全社会方方面面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以此次公共卫生危机为蓝本,对孩子实施积极的人生引领,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引导孩子感受党和国家的积极应对和人民大众的众志成城,加深对于民族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这实际上是孩子长大成人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政治社会化。国民身份认同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是个体对于民族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而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兼具政治和文化特征,所以国民身份认同是包括对历史文化意义上的民族以及对于政治学意义上的国家的双重归属。这种归属不仅仅是观念意识上的同理,而且还是自我感知上的同情,其核心部分既包括对于现行政治体系,包括国体政体、理念结构、运作方式、能力效能等肯定性的评价,而且还包括与之相一致的自我评价和情感上的认同。在这一方面,此次公共卫生危机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例如,我们可以以党中央和政府在关键时期的重要举措,包括对地方官员的快速严厉处置等为线索,通过对话,帮助孩子认识我国处理重大危机的优势,增强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上的自信;可以疫情中突出的人物为话题,理解医生、警察以及志愿者等普通人的事迹,特别是共产党员在其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加深孩子对党的核心作用的认知和感受;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疫情中某些政府机构和官员的渎职、低素质甚至腐败等问题,引导孩子认识我们国家面临的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艰巨任务。
通过对疫情当中某些事、某些人行为的分析,帮助孩子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懂得坚守做人的底线。此次疫情引发的舆论热点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上上下下道德和价值观上的种种表现更是引发了社会广泛的议论和思考,发生在某些老百姓和一些管理人员身上的不道德事件时有发生。这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方面的深层次内在融合包括科学领域学科融合、文理融合等越来越迅速深入,科学领域碰到的伦理问题绝不会仅仅停留在克隆人等表象上,更深层次的、复杂的科学发展与道德伦理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会愈演愈烈。全社会都面临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向更广、更新的方向发展的道德教育问题。价值观是人才的奠基,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借助疫情引领孩子明辨是非,坚守正确的价值观,是成人社会对孩子的一种负责。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疫情中各种人的表现,深入分析他们为什么能够这样?模范人物背后的支撑是什么?他们到底信仰和追求什么?被唾弃的那些人和事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因为什么他们选择了这样的行为?这种认真的思考和引领,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特别是针对一时间各种谣言四起的具体情况,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平等沟通交流,引导孩子学会清醒判断、独立思考,学会质疑,坚守原则。
引导孩子把疫情当做一次可持续发展的生动课堂,进行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德国社会学家贝克曾经提出风险社会的理论,他认为,现代社会风险是“制造出来的风险”,具有原因多样化、程度复杂化、后果复合化、影响深远化的特点,风险不再是基于无知、鲁莽,而是基于理性的判断、推理等认知能力和更高的水平,是期望日趋完善的对于自然的控制。这就决定了这种灾难的克服、解决和消灭会对社会各种发展要素提出更加尖锐的挑战,会触及到一定是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和人性。发展是现代社会一个频繁出现在人们生活当中的词汇,发展是什么?它是进步变化,是更新,是从旧到新,从简到繁,是从量变到质变。发展是人类千百年最重要的追求,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体,可持续发展都成了全球共同的命题。而青少年必然是人类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关键一代人,可持续发展是他们的使命,也是他们必须攻破的难题。结合疫情,给孩子上一课生动的可持续发展课,对这一代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可以通过普及新型冠状病毒的基本常识,和孩子共同学习医疗卫生知识,深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科学素养;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在家自主学习的体会,讨论疫情控制措施下人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同,如心怀使命、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严格自律、学会合作等;可以和孩子一起,就网络上的各种消息,特别是涉及到与人类共同命运体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发展带来了物质满足,为什么有人选择猎奇、炫富、涂炭生灵,而有人选择服务社会,获得精神上更深更高的满足。通过这些讨论和思考,从更深层次理解社会和个体的发展,提升创新意识,重视创新能力。
当然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上述这些问题的认识能力和水平是不一样的,需要家长、老师包括社会上的青少年服务机构选择不同的内容层次和教育方式。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问题,都需要成人社会平等、尊重的基本态度,如承认父子两代在观念上的差别,在理解的基础上积极认可和靠拢,以对方的立场倾听他的感受,诚实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念,少批评、少告诫,多表示关心和爱,理解孩子不稳定的情绪和苦恼等。
疫情肆虐,终有了时。而在所有的时代,教育永远是基础,因为它的核心命题是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疫情给孩子们会带来什么,将是很长时间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命题。
(作者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原党委书记陆士桢)
文章来源:央视客户端